「视野」有人说2020年是过渡期,也是化雪期,如果再想用原有的经验熬下去,99%的企业都不会成功。本文归纳了行业诸多大咖的观点,为处在化雪期的门店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。
自2014年以来,中国备案在册的维修门店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。截止到2018年,门店数量已经减少了3.22万家。据此趋势来看,2020年的数据不容乐观。那么,2021年又会怎样呢?

“汹涌的产业浪潮,一半的传统修理厂和1万+4S店将会被淘汰!”
在华胜总裁周大军看来,未来3-5年,淘汰将会是后市场的关键词之一,整个行业未来会呈现三个趋势:
所以,在产业格局还没有定格之前,维修门店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艰难。随着BATJ、保险公司和主机厂等层面的产业不断涌入,产能落后的维修门店被淘汰,整个后市场两极分化之势会愈发明显。
同时,淘汰与分化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线下门店端,上游制造商和中游渠道商也会迎来同样的困境。
为什么前几年钱好赚?而如今,却是如此的艰难?
小拇指总裁兰建军认为,钱难赚的根源在于市场环境变了,以前值得炫耀的租金、人工、营销等成本结构已经不受控制了,微利时代的后市场,门店的盈利模式要变,转型升级才是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!
“中国后市场的甜蜜期还没有到来,好日子还在后面。现在换油保养业务大爆发,但越往后发展,瓶颈越明显,最终还需要靠汽车配件来突破。”兰建军说道。
截止目前,小拇指70%的门店已经完成转型。从单一业务结构到多业务发展,本质是什么?兰建军认为是把有限的客户资源,在转型过程中实现增值,提高客户利用价值。
“拿着老地图找不到新大陆,我们只有求变,只有不断整合,才能变得更加强大,才能把不足的短板弥补完整,然后实现快速转型,在后市场的好日子到来之前做好布局。”兰建军说道。
互联网浪潮下,新势力的不断涌入,产业整合加速,后市场仿佛进入“焦虑时代”,很多老板感叹这个行业究竟怎么了?到底还需要坚守什么?
车享家CEO夏军的观点是聚焦根本,回归原点。那什么是原点呢?他总结为专业、便捷、信赖。
云南快易修连锁总经理胡锐认为当下的维修终端,应该重拾服务逻辑。在他看来,维修业务的收入构成就等于客户需求,而占比达到80%的快修快保项目才是客户最大的需求。
“市场上2年以上车龄的车辆中,80%的易损件有问题,这么大的体量为何没有释放到后市场?因为行业里90%的老板是管钱的,99%的技师技术是有问题的。”
胡锐认为维修门店的回归,首要解决客户的安全需求,门店要做的是质检是否严格,社会承诺能否履行。
其次是价格设置是否合理,环境是否舒适。再者服务是否专业,包括技师基础知识完备、过程服务清晰等,最后是交通便利。
总之,传统的维修门店坚持原有的经营经验,迟早会被汽车后市场的潮流淘汰。只有跳出原来的圈子,进行转型升级才能跟上后市场潮流的脚步。
但是单靠门店自己独立进行转型升级比较艰难,这种情况下,找到一个好的平台来帮助门店快速成长才是明智之举。
成都众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提出“汽车后市场商业生态圈”的先行者,成立了国内知名的汽车后市场垂直社交电商平台——淘油集APP,以利他思维真实帮助车主省钱、汽车相关商家赚钱。
淘油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,与线下商家、线上供应链强强联盟,战略合作覆盖全国多个省市,市场前景宏大,宣传引流无后顾之忧!
汽车后市场已生变,面对即将来临的2021,要想打破企业单打独斗的现状,把握住当下汽车后市场新机遇,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。加入更强大的平台,实现共创共赢才是明智之举!